约100块钱3个小时 > 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印染面料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基本信息表
企业名称 | 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人民东路与凤凰路交界处 | ||
单位性质 | 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 | ||
所属行业领域 | C1713棉印染精加工 |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91320412762833498K | 法定代表人 | 王晓珂 |
注册机关 | 常州市武进区行政审批局 | 注册资本 | 1200 万元 |
成立日期 | 2004年5月14日 | 有效期 | 长期 |
申报工作 联系部门 |
办公室 | 联系人 | 胡丹 |
联系电话 | 15861191451 | 电子邮箱 | hudan@cyber-safe-kids.com |
申报产品名称 | 印染面料 | 产品型号 | — |
产品品牌 | 三源七彩、布瑞联特 | 产品专利 | ZL201721539161.3 |
产品功能描述 | 低碳环保 | ||
主要技术参数 | PH、甲醛、重金属、AZO | ||
生命周期评价依据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布艺类产品》(T/CNTAC 41-2019) | ||
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最终)版本编号/日期 | 第01版本 2022 年9月20日 | ||
报告编制单位 | 北京耀阳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报告编制人 | 李世玉 | ||
报告校准人 | 雒仁臻 | ||
报告审核人 | 田利君 |
1. 企业简介
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4 年 5 月。公司注册资本 1200 万元人民币,占地 2.5 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约 2 万平方米,约100块钱3个小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民营染整企业。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 150 多人,其中大学学历及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约占员工总人数的 35%。在生产能力方面,公司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主要生产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齐全,拥有两条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阔幅梭织面料染色生产线、一条圆网印花生产线和一条意大利进口碳素磨毛生产线。承接各类梭织面料的半漂、漂白、染色、印花以及碳素磨毛、空气整理、涂层、抓剪毛、特氟龙、防水、三防、四防、抗皱免烫、抗紫外线、吸湿快干、抗菌等特殊整理业务。公司年产灯芯绒、府绸、纱卡、贡缎及弹力布、粘胶、天丝、莫代尔、锦纶、亚麻等纯纺、经纬双弹、混纺交织物的染色、印花面料 3000 多万米。
公司已通过了 IOS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Oeko-100 纺织品生态认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致力于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放心的产品。公司先后获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合会先进会员、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等荣誉。
2. 目标与范围定义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核算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生产的印染面料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气候变化、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可吸入无机物、光化学臭氧合成7项指标,为第三方碳足迹认证提供详细信息和数据支持。
生命周期评价是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披露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是环境保护工作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与印染面料的采购商和第三方的有效沟通提供良好的途径,对促进产品全供应链的环保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项目研究结果的潜在沟通对象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部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二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如上游染料供应商、下游采购商、地方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等。
2.2. 目标定义
2.2.1. 功能单位与基准流
为方便系统中输入/输出的量化,功能单位被定义为生产100标准米印染面料。
表2.1 产品信息表
2.2.2. 数据代表性
报告代表企业LCA-代表此企业及供应链水平(采用实际生产数据),时间、地理、技术代表性如下:
(1) 时间代表性:2021
(2) 地理代表性:中国
(3) 技术代表性,包括以下方面:
l 工艺设备:公司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主要生产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齐全,拥有两条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阔幅梭织面料染色生产线、一条圆网印花生产线和一条意大利进口碳素磨毛生产线。
l 生产规模: 年产4000万米印染面料
l 主要原料:坯布、染料、助剂等
l 主要能耗:电、天然气、蒸汽、水
2.3. 范围定义
2.3.1. 系统边界
本研究的系统边界为生命周期-生产阶段(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出厂),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资源能源的获取、织造阶段、染整阶段。
图2.1 印染面料系统边界图
在这项研究中,产品的系统边界属“从摇篮到大门”的类型,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单位,印染面料的系统边界见下表:
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4 年 5 月。公司注册资本 1200 万元人民币,占地 2.5 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约 2 万平方米,约100块钱3个小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民营染整企业。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 150 多人,其中大学学历及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约占员工总人数的 35%。在生产能力方面,公司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主要生产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齐全,拥有两条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阔幅梭织面料染色生产线、一条圆网印花生产线和一条意大利进口碳素磨毛生产线。承接各类梭织面料的半漂、漂白、染色、印花以及碳素磨毛、空气整理、涂层、抓剪毛、特氟龙、防水、三防、四防、抗皱免烫、抗紫外线、吸湿快干、抗菌等特殊整理业务。公司年产灯芯绒、府绸、纱卡、贡缎及弹力布、粘胶、天丝、莫代尔、锦纶、亚麻等纯纺、经纬双弹、混纺交织物的染色、印花面料 3000 多万米。
公司已通过了 IOS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Oeko-100 纺织品生态认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致力于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放心的产品。公司先后获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合会先进会员、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等荣誉。
2. 目标与范围定义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核算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生产的印染面料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气候变化、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可吸入无机物、光化学臭氧合成7项指标,为第三方碳足迹认证提供详细信息和数据支持。
生命周期评价是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披露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是环境保护工作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与印染面料的采购商和第三方的有效沟通提供良好的途径,对促进产品全供应链的环保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项目研究结果的潜在沟通对象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部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二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如上游染料供应商、下游采购商、地方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等。
2.2. 目标定义
2.2.1. 功能单位与基准流
为方便系统中输入/输出的量化,功能单位被定义为生产100标准米印染面料。
表2.1 产品信息表
产品名称 | 印染面料 |
产品型号 | 多种规格 |
产品重量 | 250g/㎡, |
尺寸规格 | 门幅147cm |
材料构成 | 棉、混纺 |
面料类型 | 服装面料 |
面料颜色 | 多种色彩、花型 |
包装材料及规格 | 大多为内塑料袋外套编织袋 |
工艺路线及类型 |
连续轧染和圆网印花工艺 退煮、烧毛、氧漂、定型、丝光、磨毛、染色(印花)、拉幅、预缩、检验、成品 |
2.2.2. 数据代表性
报告代表企业LCA-代表此企业及供应链水平(采用实际生产数据),时间、地理、技术代表性如下:
(1) 时间代表性:2021
(2) 地理代表性:中国
(3) 技术代表性,包括以下方面:
l 工艺设备:公司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主要生产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齐全,拥有两条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阔幅梭织面料染色生产线、一条圆网印花生产线和一条意大利进口碳素磨毛生产线。
l 生产规模: 年产4000万米印染面料
l 主要原料:坯布、染料、助剂等
l 主要能耗:电、天然气、蒸汽、水
2.3. 范围定义
2.3.1. 系统边界
本研究的系统边界为生命周期-生产阶段(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出厂),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资源能源的获取、织造阶段、染整阶段。

图2.1 印染面料系统边界图
在这项研究中,产品的系统边界属“从摇篮到大门”的类型,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单位,印染面料的系统边界见下表:
表2.2 包含和未包含在系统边界内的生产过程
2.3.2. 取舍原则
本研究采用的取舍规则以各项原材料投入占产品重量或过程总投入的重量比为依据。具体规则如下:
l 普通物料重量<1%产品重量时,以及含稀贵或高纯成分的物料重量<0.1%产品重量时,可忽略该物料的上游生产数据;总共忽略的物料重量不超过 5%;
l 低价值废物作为原料,如粉煤灰、矿渣、秸秆、生活垃圾等,可忽略其上游生产数据;
l 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设备、厂房、生活设施等可以忽略;
l 在选定环境影响类型范围内的已知排放数据不应忽略.
2.3.3. 环境影响类型
本研究选择了7种环境影响类型指标进行了计算,分别为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WP),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PED),水资源消耗(Resource Depletion - water,WU),酸化(Acidification,AP),富营养化潜值(eutrophication,EP),可吸入无机物(Particulate matter RI),光化学臭氧合成(Photochemical Ozone Formation, POFP)。
表2.3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
注:eq是equivalent的缩写,意为当量。例如气候变化指标是以CO2为基准物质,其他各种温室气体按温室效应的强弱都有各自的CO2当量因子,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各自乘以当量因子,累加得到气候变化指标总量(通常也称为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PCF),其单位为kg CO2 eq.。
2.3.4. 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质量代表LCA研究的目标代表性与数据实际代表性之间的差异,本报告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采用CLCD方法。
CLCD方法对模型中的消耗与排放清单数据,从①清单数据来源与算法、②时间代表性、③地理代表性、④技术代表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对关联背景数据库的消耗,评估其与上游背景过程匹配的不确定度。完成清单不确定度评估后,采用解析公式法计算不确定度传递与累积,得到LCA结果的不确定度。
2.3.5. 软件与数据库
本研究采用eFootprint软件系统,建立了印染面料生命周期模型,并计算得到LCA结果。eFootprint软件系统是由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在线LCA分析软件,支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并内置了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欧盟ELCD数据库和瑞士的Ecoinvent数据库。
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是由亿科开发,基于中国基础工业系统生命周期核心模型的行业平均数据库。CLCD数据库包括国内主要能源、交通运输和基础原材料的清单数据集。
在eFootprint软件中建立的印染面料LCA模型,其生命周期过程使用的背景数据来源见下表:
表2.4 背景数据来源表
3. 数据收集
3.1. 印染
坯布准备:检查前织造工序生产坯布布质量与数量及相关物理指标和外观 疵点情况,以保证染色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该工序产生边角料。
碱退煮:在一定碱性高温条件下对原布处理,使织物上天然杂质、污物等大部分的杂质被降解、水解及乳化,经水洗后被去除,该工序产生废水。
烧毛:去掉织物表面绒毛、达到表面光洁、使染色颜色鲜艳、减少染疵、且有利于丝光废液回收利用,该工序产生噪声、粉尘、燃烧废气。
氧漂:去除织物天然色素和煮漂残余杂质,使织物达到一定白度和洁净度,该工序产生废水。
定型:通过定型机对织物进行干热处理,使织物尺寸稳定、表面平整、利于染色或印花工序进行,此工序产生定型废气、燃烧废气、废油。
丝光:在一定张力下处理棉织物、使织物获得丝一般光泽,提高印染性能、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棉织物品质,该工序产生废水。
磨毛:使用磨毛机对布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布料表面保持平整,该工序产生粉尘。
染色: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染料、通过连续轧染机使织物获得坚牢色泽的过程。染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织物染色工艺不同,色牢度 不同,染色后处理及固色剂的应用品种和数量都有差异,该工序产生废水。
印花: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染料、通过连续圆网印花机使织物获得坚牢色泽的各种花色品种的过程。印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织物印花的工艺不同,色牢度不同,染色后处理及固色剂的应用品种和数量都有差异。
蒸化:使色浆中的染料经蒸汽向纤维内部转移达到固色作用,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印花后的色泽和鲜艳度。
平洗:平洗是指织物在展开的状态下,加入一定的助剂,通过平洗专用设备来进行洗涤,该工序产生废水。
拉幅:通过拉幅机完成织物门幅、纬斜、柔软等主要技术参数控制。
预缩:使织物预先增加织缩、使成品缩水率降低,该工序产生废水。
检验:预缩后织物进行内在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外观检验按 GB 或客户 要求开剪分等

图3.1 印染过程工艺流程图
表3.1 染色过程清单数据表
3.2. 织造
此过程为供应商数据。
表3.2 织造过程清单数据表
3.3. 纺纱
此过程为供应商数据。
表3.3 纺纱过程清单数据表
4.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4.1. LCA结果
在eFootprint上建模计算得100标准米印染面料的LCA计算结果,计算指标分为GWP 、PED 、WU 、AP 、EP 、POFP 、RI 。
表4.1 印染面料LCA结果
1)气候变化(GW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
2)初级能源消耗(PED):生产100m印染面料消耗的一次能源量;
3)水资源消耗(WU):生产100m印染面料消耗的地表径流量;
4)酸化(A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硫当量;
5)富营养化(E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磷酸根当量。
6)可吸入无机物(RI):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PM2.5当量;
7)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当量;
4.2. 过程累积贡献分析
过程累积贡献是指该过程直接贡献及其所有上游过程的贡献(即原料消耗所贡献)的累加值。由于过程通常是包含多条清单数据,所以过程贡献分析其实是多项清单数据灵敏度的累积。
表4.2 印染面料LCA累积贡献结果

图4.1 印染面料生命周期各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相应贡献图
4.3. 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清单数据灵敏度是指清单数据单位变化率引起的相应指标变化率。通过分析清单数据对各指标的灵敏度,并配合改进潜力评估,从而辨识最有效的改进点。表中罗列了GWP 、PED 、ADP 、WU 、AP 、EP 、POFP 、RI 灵敏度>0.5%的清单数据。
表4.3 清单数据灵敏度表
5. 生命周期解释
5.1. 完整性说明
新光印染面料生命周期系统边界为从摇篮到大门的过程,其生命周期考虑了印染、织造、纺纱等过程。生命周期模型数据符合取舍规则,无取舍情况。
表5.1 数据质量评估表
5.2. 绿色设计改进方案
根据图4.1可知,纺纱过程、织造过程是印染面料生命周期过程中对各资源环境指标贡献较大的阶段,表明以上是实现印染面料绿色改进的重要环节。为了更直观展现印染面料生命周期各过程中上游消耗生产对环境影响类型的贡献,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对各指标贡献最大。纺纱过程棉纤维的获取、印染过程蒸汽和助剂的获取对各指标贡献较大。因此,电、蒸汽的消耗,棉纤维、助剂的获取是印染面料生命周期绿色改进的重点过程。
(1) 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企业应严格控制印染面料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和染色过程的蒸汽的耗,应使用节能高效生产设备代替高耗能生产设备,升级改造落后生产车间,建立完善的节能制度,培养员工节能意识。可增大新能源的使用力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获取过程中的生命周期排放。
(2) 棉纤维及助剂使用的背景数据,棉纤维选应用有机认证及GRS认证的产品,增加原料的可循环利用率。应对助剂供应商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实景数据,并选择环境影响较小的助剂。
(3) 企业应加强对助剂供应商的管理控制,公司树立绿色采购理念,优先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供应商环境行为的改善。
包含的过程 | 未包含的过程 |
ü 印染面料生产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原辅料获取→纺纱→织布→染整 ü 中国的水、电力、蒸汽、天然气的生产 ü 其他辅料的生产 |
ü 资本设备的生产及维修 ü 产品的运输、销售和使用 ü 产品回收、处置和废弃阶段 |
本研究采用的取舍规则以各项原材料投入占产品重量或过程总投入的重量比为依据。具体规则如下:
l 普通物料重量<1%产品重量时,以及含稀贵或高纯成分的物料重量<0.1%产品重量时,可忽略该物料的上游生产数据;总共忽略的物料重量不超过 5%;
l 低价值废物作为原料,如粉煤灰、矿渣、秸秆、生活垃圾等,可忽略其上游生产数据;
l 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设备、厂房、生活设施等可以忽略;
l 在选定环境影响类型范围内的已知排放数据不应忽略.
2.3.3. 环境影响类型
本研究选择了7种环境影响类型指标进行了计算,分别为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WP),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PED),水资源消耗(Resource Depletion - water,WU),酸化(Acidification,AP),富营养化潜值(eutrophication,EP),可吸入无机物(Particulate matter RI),光化学臭氧合成(Photochemical Ozone Formation, POFP)。
表2.3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 | 影响类型指标单位 | 主要清单物质 |
气候变化 | kg CO2 eq. | CO2,CH4,N2O… |
初级能源消耗 | MJ | 硬煤,褐煤,天然气... |
水资源消耗 | kg | 淡水,地表水,地下水… |
酸化 | kg SO2 eq. | SO2, NOx, NH3… |
富营养化-淡水 | kg PO43- eq. | NH3,NH4-N,COD… |
可吸入无机物 | kg PM2.5 eq. | CO, PM10, PM2.5… |
臭氧层消耗 | kg CFC-11 eq. | CCl4, C2H3Cl3, CH3Br… |
光化学臭氧合成 | kg NMVOC eq. | C2H6, C2H4… |
2.3.4. 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质量代表LCA研究的目标代表性与数据实际代表性之间的差异,本报告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采用CLCD方法。
CLCD方法对模型中的消耗与排放清单数据,从①清单数据来源与算法、②时间代表性、③地理代表性、④技术代表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对关联背景数据库的消耗,评估其与上游背景过程匹配的不确定度。完成清单不确定度评估后,采用解析公式法计算不确定度传递与累积,得到LCA结果的不确定度。
2.3.5. 软件与数据库
本研究采用eFootprint软件系统,建立了印染面料生命周期模型,并计算得到LCA结果。eFootprint软件系统是由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在线LCA分析软件,支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并内置了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欧盟ELCD数据库和瑞士的Ecoinvent数据库。
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是由亿科开发,基于中国基础工业系统生命周期核心模型的行业平均数据库。CLCD数据库包括国内主要能源、交通运输和基础原材料的清单数据集。
在eFootprint软件中建立的印染面料LCA模型,其生命周期过程使用的背景数据来源见下表:
表2.4 背景数据来源表
清单名称 | 所属过程 | 数据集名称 | 数据库名称 |
电 | 染色 | 华中电网电力 | CLCD-China-ECER 0.8 |
蒸汽 | 染色 | 蒸汽 | CLCD-China-ECER 0.8 |
助剂 | 染色 | chemical, organic | Ecoinvent 3.1 |
染料 | 染色 | 活性染料(深蓝色) | CLCD-China 0.9 |
天然气 | 染色 | 天然气 | CLCD-China-ECER 0.8 |
自来水 | 染色 | 自来水 | CLCD-China-ECER 0.8 |
3.1. 印染
坯布准备:检查前织造工序生产坯布布质量与数量及相关物理指标和外观 疵点情况,以保证染色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该工序产生边角料。
碱退煮:在一定碱性高温条件下对原布处理,使织物上天然杂质、污物等大部分的杂质被降解、水解及乳化,经水洗后被去除,该工序产生废水。
烧毛:去掉织物表面绒毛、达到表面光洁、使染色颜色鲜艳、减少染疵、且有利于丝光废液回收利用,该工序产生噪声、粉尘、燃烧废气。
氧漂:去除织物天然色素和煮漂残余杂质,使织物达到一定白度和洁净度,该工序产生废水。
定型:通过定型机对织物进行干热处理,使织物尺寸稳定、表面平整、利于染色或印花工序进行,此工序产生定型废气、燃烧废气、废油。
丝光:在一定张力下处理棉织物、使织物获得丝一般光泽,提高印染性能、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棉织物品质,该工序产生废水。
磨毛:使用磨毛机对布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布料表面保持平整,该工序产生粉尘。
染色: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染料、通过连续轧染机使织物获得坚牢色泽的过程。染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织物染色工艺不同,色牢度 不同,染色后处理及固色剂的应用品种和数量都有差异,该工序产生废水。
印花: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染料、通过连续圆网印花机使织物获得坚牢色泽的各种花色品种的过程。印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织物印花的工艺不同,色牢度不同,染色后处理及固色剂的应用品种和数量都有差异。
蒸化:使色浆中的染料经蒸汽向纤维内部转移达到固色作用,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印花后的色泽和鲜艳度。
平洗:平洗是指织物在展开的状态下,加入一定的助剂,通过平洗专用设备来进行洗涤,该工序产生废水。
拉幅:通过拉幅机完成织物门幅、纬斜、柔软等主要技术参数控制。
预缩:使织物预先增加织缩、使成品缩水率降低,该工序产生废水。
检验:预缩后织物进行内在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外观检验按 GB 或客户 要求开剪分等

图3.1 印染过程工艺流程图
表3.1 染色过程清单数据表
类型 | 清单名称 | 数量 | 单位 | 上游数据来源 | 备注 |
产品 | 印染面料 | 100 | 标准m | -- | 22.97kg |
消耗 | 机织坯布 | 33.27kg | kg | 实景过程数据 | |
消耗 | 染料 | 0.32 | kg | Ecoinvent 3.1 | |
消耗 | 助剂 | 24.71 | kg | Ecoinvent 3.1 | |
消耗 | 电 | 14.48 | kWh | CLCD-China-ECER 0.8.1 | |
消耗 | 蒸汽 | 0.22 | t | CLCD-China-ECER 0.8.1 | |
消耗 | 天然气 | 2.22 | m³ | CLCD-China-ECER 0.8.1 | |
消耗 | 自来水 | 0.74 | t | CLCD-China-ECER 0.8.1 | |
排放 | 化学需氧量 | 0.41 | kg | -- | |
排放 | 废水 | 1.10 | t | -- | |
排放 | 颗粒物 | 0.0023 | kg | -- | |
排放 | VOCs | 0.0004 | kg | -- |
此过程为供应商数据。
表3.2 织造过程清单数据表
类型 | 清单名称 | 数量 | 单位 | 上游数据来源 |
产品 | 机织坯布 | 1 | kg | -- |
消耗 | 电 | 11.08 | kWh | CLCD-China-ECER 0.8.1 |
消耗 | 蒸汽 | 0.88 | kg | CLCD-China-ECER 0.8.1 |
消耗 | 自来水 | 4.99 | kg | CLCD-China-ECER 0.8.1 |
消耗 | 纱线 | 0.60 | kg | 实景过程数据 |
排放 | 废水 | 4.59 | kg | -- |
排放 | 化学需氧量 | 0.002 | kg | -- |
此过程为供应商数据。
表3.3 纺纱过程清单数据表
类型 | 清单名称 | 数量 | 单位 | 上游数据来源 |
产品 | 本色涤棉纱 | 1 | kg | -- |
消耗 | 棉纤维 | 0.413 | kg | Ecoinvent-Public 2.2 |
消耗 | 涤纶短纤 | 0.688 | kg | CLCD-China-ECER 0.9 |
消耗 | 电 | 3.11 | kWh | CLCD-China-ECER 0.8 |
4.1. LCA结果
在eFootprint上建模计算得100标准米印染面料的LCA计算结果,计算指标分为GWP 、PED 、WU 、AP 、EP 、POFP 、RI 。
表4.1 印染面料LCA结果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 | 影响类型指标单位 | LCA结果 |
GWP | kg CO2 eq | 569.07 |
PED | MJ | 6001.12 |
WU | kg | 3977.09 |
AP | kg SO2 eq | 2.86 |
EP | kg PO43-eq | 1.80 |
POFP | kg NMVOC eq | 0.30 |
RI | kg PM2.5 eq | 1.10 |
1)气候变化(GW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
2)初级能源消耗(PED):生产100m印染面料消耗的一次能源量;
3)水资源消耗(WU):生产100m印染面料消耗的地表径流量;
4)酸化(A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硫当量;
5)富营养化(E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磷酸根当量。
6)可吸入无机物(RI):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PM2.5当量;
7)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生产100m印染面料排放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当量;
4.2. 过程累积贡献分析
过程累积贡献是指该过程直接贡献及其所有上游过程的贡献(即原料消耗所贡献)的累加值。由于过程通常是包含多条清单数据,所以过程贡献分析其实是多项清单数据灵敏度的累积。
表4.2 印染面料LCA累积贡献结果
过程名称 | GWP | PED | WU | AP | RI | POFP | EP |
纺纱 | 10.94% | 15.14% | 56.36% | 12.76% | 9.45% | 13.29% | 89.47% |
62.21 | 908.72 | 2241.43 | 0.36 | 0.10 | 0.04 | 1.61 | |
织造 | 63.40% | 66.84% | 35.29% | 70.25% | 57.35% | 48.99% | 7.04% |
360.79 | 4011.03 | 1403.92 | 2.01 | 0.63 | 0.15 | 0.13 | |
染整 | 25.68% | 18.02% | 8.34% | 17.00% | 33.20% | 37.72% | 3.47% |
146.07 | 1081.38 | 331.73 | 0.49 | 0.37 | 0.11 | 0.06 | |
合计 | 569.07 | 6001.12 | 3977.09 | 2.86 | 1.10 | 0.30 | 1.8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图4.1 印染面料生命周期各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相应贡献图
4.3. 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清单数据灵敏度是指清单数据单位变化率引起的相应指标变化率。通过分析清单数据对各指标的灵敏度,并配合改进潜力评估,从而辨识最有效的改进点。表中罗列了GWP 、PED 、ADP 、WU 、AP 、EP 、POFP 、RI 灵敏度>0.5%的清单数据。
表4.3 清单数据灵敏度表
过程 名称 |
清单名称 | GWP | PED | WU | AP | RI | POFP | EP |
纺纱 | 棉纤维 | 0.52% | 3.71% | 50.48% | 1.08% | 0.40% | 5.02% | 88.32% |
涤纶短纤 | 0.06% | 0.21% | 0.09% | 0.05% | 0.04% | 0.15% | 0.01% | |
电 | 10.36% | 11.22% | 5.79% | 11.63% | 9.01% | 8.12% | 1.14% | |
织造 | 电 | 61.49% | 66.63% | 34.37% | 69.05% | 53.48% | 48.22% | 6.79% |
蒸汽 | 1.91% | 0.21% | 0.92% | 1.17% | 3.80% | 0.77% | 0.13% | |
自来水 | 0.00% | 0.00% | 0.00% | 0.03% | 0.07% | 0.00% | 0.04% | |
化学需氧量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8% | |
印染 | 染料 | 0.14% | 0.13% | 0.04% | 0.10% | 0.08% | 0.58% | 0.04% |
助剂 | 8.68% | 13.68% | 0.00% | 5.30% | 2.13% | 29.28% | 1.48% | |
电 | 2.42% | 2.62% | 1.35% | 2.71% | 2.10% | 1.89% | 0.27% | |
蒸汽 | 14.32% | 1.54% | 6.93% | 8.77% | 28.53% | 5.77% | 0.99% | |
天然气 | 0.12% | 0.05% | 0.00% | 0.01% | 0.00% | 0.07% | 0.00% | |
自来水 | 0.00% | 0.00% | 0.02% | 0.11% | 0.33% | 0.00% | 0.19% | |
化学需氧量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50% | |
颗粒物 | 0.00% | 0.00% | 0.00% | 0.00% | 0.03% | 0.00% | 0.00% | |
VOCs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13% | 0.00% |
5.1. 完整性说明
新光印染面料生命周期系统边界为从摇篮到大门的过程,其生命周期考虑了印染、织造、纺纱等过程。生命周期模型数据符合取舍规则,无取舍情况。
表5.1 数据质量评估表
模型完整性 | 印染面料生命周期过程包括染整、织造等过程,各过程清单数据无缺失。 | |
数据取舍准则 | 无取舍 | |
数据准确性: 实际的生产过程调查却使用了估算或文献数据,且其生命周期贡献大于1% (背景数据不在此项范围内) |
物料消耗 | 物料消耗中助剂、染料等采用近似替代的方式关联上游背景数据库。 |
能源消耗 | ||
环境排放 | ||
物料重量大于5%产品重量,却未调查此物料上游生产过程 | 无 | 无 |
物料重量大于1%产品重量,却被忽略的物料 | 无 | 无 |
物料重量大于1%产品重量,且所选上游背景数据代表性不一致的 | 无 | 无 |
采用的背景数据库 |
主要采用: CLCD数据库,中国,版本0.8和0.9 Ecoinvent数据库,全球,版本3.1 |
|
采用的LCA软件工具 | eFootprint,V1.0 | |
评估结论 | 根据以上分析,印染面料的LCA模型和数据满足LCA目的和要求。 |
根据图4.1可知,纺纱过程、织造过程是印染面料生命周期过程中对各资源环境指标贡献较大的阶段,表明以上是实现印染面料绿色改进的重要环节。为了更直观展现印染面料生命周期各过程中上游消耗生产对环境影响类型的贡献,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对各指标贡献最大。纺纱过程棉纤维的获取、印染过程蒸汽和助剂的获取对各指标贡献较大。因此,电、蒸汽的消耗,棉纤维、助剂的获取是印染面料生命周期绿色改进的重点过程。
(1) 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企业应严格控制印染面料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和染色过程的蒸汽的耗,应使用节能高效生产设备代替高耗能生产设备,升级改造落后生产车间,建立完善的节能制度,培养员工节能意识。可增大新能源的使用力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获取过程中的生命周期排放。
(2) 棉纤维及助剂使用的背景数据,棉纤维选应用有机认证及GRS认证的产品,增加原料的可循环利用率。应对助剂供应商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实景数据,并选择环境影响较小的助剂。
(3) 企业应加强对助剂供应商的管理控制,公司树立绿色采购理念,优先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供应商环境行为的改善。
5.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印染面料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生产100标准米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GWP)为569.07 kg CO2 eq;耗的一次能源量(PED)为 6001.12 MJ;消耗的水资源(WU)为3977.09kg,排放的二氧化硫当量(AP)为2.86kg SO2 eq;排放的磷酸根当量(EP )为1.80kg PO43-eq;排放的PM2.5当量(RI)为1.10kg PM2.5 eq;排放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POFP)当量为0.30kg NMVOC eq。
本报告以100标准米印染面料的生命周期过程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印染、织造、纺纱过程,收集了过程的清单数据,在eFootprint在线LCA软件上建立了印染面料的LCA模型,计算了PED、WU、GWP、AP、RI、POFP、EP七个典型LCA指标的结果。通过过程贡献分析、清单灵敏度分析,得到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对各指标贡献最大,纺纱过程棉纤维的获取、印染过程蒸汽和助剂的获取对各指标贡献较大。企业可根据本报告的绿色设计改进建议,制定产品绿色设计改进方案,通过方案的有效实施,逐渐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印染面料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生产100标准米印染面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GWP)为569.07 kg CO2 eq;耗的一次能源量(PED)为 6001.12 MJ;消耗的水资源(WU)为3977.09kg,排放的二氧化硫当量(AP)为2.86kg SO2 eq;排放的磷酸根当量(EP )为1.80kg PO43-eq;排放的PM2.5当量(RI)为1.10kg PM2.5 eq;排放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POFP)当量为0.30kg NMVOC eq。
本报告以100标准米印染面料的生命周期过程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印染、织造、纺纱过程,收集了过程的清单数据,在eFootprint在线LCA软件上建立了印染面料的LCA模型,计算了PED、WU、GWP、AP、RI、POFP、EP七个典型LCA指标的结果。通过过程贡献分析、清单灵敏度分析,得到织造过程电的消耗对各指标贡献最大,纺纱过程棉纤维的获取、印染过程蒸汽和助剂的获取对各指标贡献较大。企业可根据本报告的绿色设计改进建议,制定产品绿色设计改进方案,通过方案的有效实施,逐渐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
6. 附件
6.1. 产品工艺流程图

6.1. 产品工艺流程图

6.2. 单元过程数据收集表
制表日期:2022.09.06 | 制表人:胡丹 | ||||
单元过程名称:坯布染整过程(坯布-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 | |||||
时段:(采用年度统计数据/测试时间范围数据)2021.01.01-2021.12.31 | |||||
1、产品产出 | |||||
产品类型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机织印染布 | kg | 7522342 | 财务统计 | 250g/㎡,门幅147cm | |
2、原料消耗 | |||||
原料类型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机织坯布 | kg | 10898064 | 财务统计 | 260g/㎡,门幅213cm | |
染料 | kg | 103472 | 财务统计 | ||
助剂 | kg | 8092240 | 财务统计 | ||
3、水资源消耗 | |||||
水资源类型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自来水 | t | 243862 | 财务统计 | ||
回用水 | t | 207051 | 财务统计 | ||
4、能源消耗 | |||||
能源类型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电 | kwh | 4740868 | 财务统计 | ||
蒸汽 | t | 73000 | 财务统计 | 外购,温度及压力 | |
天然气 | m³ | 727416 | 财务统计 | ||
5、排放到水体 | |||||
排放种类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废水 | t | 360730 | 财务统计 | ||
CODCr | kg | 134360 | 监测数据 | 浓度350㎎/L | |
6、排放到大气 | |||||
排放种类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颗粒物 | kg | 743.9 | 废气监测报告 | 0.108kg/h, 6888h | |
氮氧化物 | kg | 1467.1 | 废气监测报告 | 0.213kg/h 6888h | |
VOCS | kg | 124.0 | 废气监测报告 | 0.018kg/h 6888h | |
7、固体废弃物 | |||||
排放种类 | 单位 | 数量 | 数据来源 | 备注 | |
包装物 | kg | 114412.1 | 财务统计 | ||
危险废物 | kg | 3165.6 | 危废台账 | ||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


.品包装图片
